心血管疾病

狹心症、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疾病)

狹心症、心肌梗塞是什麼?

狹心症、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供應心臟氧氣與營養的動脈,共有三大分支)阻塞的疾病和併發症。當冠狀動脈血管內的硬化瘢塊持續長大,會逐漸堵塞血管,當其嚴重程度足以使心臟組織血流不足時,便會因心肌缺氧而引起胸悶的症狀,稱為心絞痛或狹心症;當冠狀動脈嚴重狹窄,除了會常發生心絞痛之外,一旦血流中產生小血塊,血塊便會卡在狹窄處,使冠狀動脈完全堵塞,造成心肌壞死,是為心肌梗塞,死亡率很高。

為什麼會產生狹心症?

當低密度脂蛋白在運送膽固醇的過程中受到血液中自由基的攻擊,會產生化學結構的改變,成為氧化態低密度脂蛋白,並容易沉積在破損的動脈內皮細胞上,逐漸形成硬化瘢塊,當此動脈硬化發生於灌注心臟的冠狀動脈,便引起狹心症,若發生灌注腦部的動脈,便可能導致腦部缺氧,若發生在性器官,便引起勃起功能障礙。因此,狹心症、心肌梗塞、腦中風、勃起功能障礙等,可以說是同一個疾病(動脈硬化)表現在不同器官的症狀,而勃起功能障礙常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

狹心症同時還需要注意的哪些?

患者應避免貧血,梅毒性大動脈炎,風濕性大動瓣閉銷不全,提重物,不可急速步行、跑步、上樓梯要慢慢地,不要有精神壓力及過于興奮,不能吸煙過多。

狹心症如何治療?

對於狹心症最好的治療,應該要從減少動脈硬化著手,只要能阻止甚至逆轉動脈硬化的進展,不但有機會治癒狹心症,也能同時治癒勃起功能障礙,並預防中風的發生。
狹心症(冠心病)患者經常長期服用一大堆藥物,包括防止血栓的藥物(如阿斯匹靈)、降膽固醇的藥物、減輕心臟負荷的藥物(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以及暫時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硝酸鹽類)等等。長期吃這麼多的藥物,常常引起很多副作用,尤其容易造成腸胃功能障礙,進一步引起營養失衡、慢性過敏性疾病等諸多併發症,但它們對動脈硬化到底有沒有實質的幫助?其實我們只要看看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礙有沒有改善就可以明白,結果是,這些藥物對於患者常合併罹患的勃起功能障礙並沒有療效!可見,這種雞尾酒式的藥物治療對減少動脈硬化是沒有幫助的,於是,患者注定要接受侵入性的心導管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放置血管支架、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這樣就解決問題了嗎?答案呼之欲出,隨著動脈硬化持續進展,新的阻塞仍然會繼續出現(接受氣球擴張術後,不論是否放置支架,其三年內再發狹窄而死亡或必須再接受氣球擴張術或繞道手術的比率很高)…
目前已知引起動脈硬化的原因包括過量自由基、反式脂肪、重金屬、慢性發炎等等,唯有直接介入這些原因,清除自由基及各種體內累積的毒素尤其是重金屬,才有機會阻止並逆轉動脈硬化,真正恢復動脈血管的暢通,同時解決狹心症、腦缺氧、性功能障礙的問題。(研究發現,對於曾經接受過氣球擴張術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不論是否放置支架,在接受排重金屬螯合治療後,三年內僅有4%復發而必須接受氣球擴張術,反之,若僅接受心臟藥物控制,則有34.6%復發,22.8%必須再做氣球擴張術,11.8%必須再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對狹心症的醫治邏輯,應該要從最根本的動脈硬化著手,要能減少發炎反應,才能避免動脈狹窄持續惡化,若能進一步逆轉動脈硬化的進行,甚至有機會讓動脈恢復暢通,並同時處理勃起功能障礙、及預防中風的發生。 主流醫學對狹心症(冠心病)的處方藥物包括阿斯匹靈、降血脂藥、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硝酸鹽類...等等。這些藥物,只能部分降低正常凝血功能、壓抑肝臟合成膽固醇的正常功能、壓抑心搏強度、暫時鬆弛冠狀動脈平滑肌。它們並沒有矯正疾病的根源,沒有減少自由基或減少發炎的作用;以結果來看,狹心症若能被處方藥所「控制」,那麼勃起功能障礙應該能被逆轉,中風應該能被預防,但事實令人失望。於是狹心症必然持續惡化,醫院終究會建議患者放置冠狀動脈支架或接受繞道手術。

冠狀動脈支架和繞道手術一勞永逸嗎?

因為病根仍在,患者放置冠狀動脈支架或接受繞道手術後,動脈硬化仍會持續進展,新的動脈狹窄仍然會繼續出現。而且接受冠狀動脈支架後,因為出現血栓的機會大幅增加,更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阿斯匹靈,反而易產生長期的腸胃發炎並導致後續的營養吸收障礙甚至慢性食物過敏。

清除動脈硬化的自然療法

引起動脈硬化的原因包括過多自由基、反式脂肪、體內毒素、重金屬、慢性發炎等等,唯有直接介入這些原因,清除自由基,及各種體內累積毒素尤其是重金屬,才有機會遏止甚至逆轉動脈硬化,也才能同時處理狹心症、腦中風、性功能障礙的相關疾病。排重金屬的「螯合治療(chelation therapy)」自1950年代開始便被應用於心血管疾病,多年來持續有大量相關的研究被發表出來,支持它對心臟冠狀動脈和周邊血管狹窄的正面作用,例如1993年Hancke發表:「螯合療法」使80~91%心絞痛及周邊動脈阻塞的患者獲得改善(註1);2007年Chappell發表:對接受過氣球擴張術的患者,不論有無放置支架,在接受「螯合療法」後,三年內僅有4%復發而再做氣球擴張術,但若無螯合療法,則有34.6%復發,22.3%必須再做氣球擴張術,11.8%再做繞道手術(註2);2013年Lamas主持的多醫學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註3)發現,受試者接受療程40次後,經歷約4年的追蹤,螯合療法對於危險性較高的心肌梗塞合併糖尿病患者、及前壁心肌梗塞的患者,可降低其心肌梗塞再發率41%、及43%。

瑞士W Blumer的研究(註4)更發現,接受calcium EDTA螯合療法的患者(治療時沒有癌症),追蹤18年,因癌症而死亡的機率下降90%(1/59 vs 30/172),此外也有改善心血管疾病症狀的作用。

本院使用排重金屬「螯合療法」已有多年的經驗,若您有心血管相關疾病,或其它重金屬毒性相關疾病,歡迎到博馨診所來諮詢。